选自准提法网络佛学院
www.zhuntifa.com
讲师:高七师
空与善法欲、法身与居士
―――佛学莫执空
如果发现自己对生活没有兴趣,没有了欲望,可能是你修行进步了,也可能是你
学佛进入某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有人带你赶快过去;要尽量把世间的愿望转化
为“善法欲”,而不是让欲望彻底消失。
另外有个问题,就是对“空”的理解.
我是不太喜欢讲“空”的,因为觉得“空”的概念内涵广范畴大。但这个影响学
佛人修行的问题既然出现了,还是不回避的好:我们来看看对空的认识以及各种
认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一般人对空的认识,是没有和虚无:一切都化为泡影。如果这样,那我们还追求
什么?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既然这样,
我们为什么读大学呀?曾经,我大三时就休学,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去修学去了
。但是这种对待生活的虚无思想,跟佛教的菩萨入世的社会思想,绝对是不同的
。
多数人理解的小乘的空的概念,是种分析空,有一部分也有断灭空的成分。
比如这张桌子,可以分解成布、海绵、木头组成,最后可以分解成微尘、极微等
等,这是分析空。但小乘认为,一旦物质组成了,组合在一起后,这个桌子就有
了——不是说桌子没有。
这个桌子过几十、一百年,就会没有,就会烂掉——这是小乘的过程空,任何事
物到最后,都要灭亡。
实际上,大乘的最重要的空的概念, 自性空,缘起空:事物是由其他因缘
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它的这些因缘、条件,也是由其他条件所组合的。
这不是桌子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它自性的问题。这是大乘的空性观。
除了这些,更进一步的,有如来藏的理论。我们最爱提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空,就是代表“真如空”。其实,有关空
的概念是最复杂的。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认识的色,只是一个频段
,如果是全体,就认为是满的。这是真如法性,它既可以叫空,也可以叫心。反
正,这个概念用得很多。
在提“空”的时候,有很多内容;在中国佛教发展的某一阶段,甚至把佛性、空
,混在一起,叫空性;使这个空的内涵,有所变化。以致大家爱谈空,谈得好像
好热闹;其实,谈论双方对空的概念理解可能很不一样。这是过去对佛教概念只
做格义解释的弊端——中国语言太丰富了,字、词的含义太多,一个“空”字可
以解释成这么多意思。
现在我们看,这些消极的或多层的理解对后世的影响。
如果你对空,是抱着“虚无空”的理解,那么对这个世间,自然而然地就没
什么追求了。因为都是空的嘛!那你还学佛干什么?学不学最后还是空嘛。这就
是虚无空的影响结果。小乘的分析空,小乘的修法人,会把自己推向一个过程空
,最后是到断灭空。
大部分人对佛教的认识也是这样:“和尚要钱干什么?”——你不应该追求任何
东西啊,你佛教不是讲四大皆空吗?大部分人都这样理解佛教。
大乘,更多倾向于侧重破除自己概念污染,强加一个概念到事物上。我们破
除“车”这个概念,不是为了证明车子不存在,如果了解了自性空,我们会更好
地驾驭这个车。真正接近“空”本义的,还是这个“概念空的自性空”:附加在
事物表面的概念,才是大乘的破空。
昨天有个同学说,你这个佛学,我不太懂,但我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我说
怎么个“自然”?如果你开别人的车,把车箱打碎了,对你来讲,这是自然。可
是,对车主人就不自然了,因为车厢碎了的是自己的车。因为他有个强加在车上
的概念:这是我的车!就没有办法自然了,而是气愤了。佛教就是要破除这个概
念,打了就打了,虽然不能说车不是你的,但你要跳出这种执着才行,否则没法
自然。对不对?学佛,破除了“我的车”这个概念,你才能自然。
如果给牛鼻子穿上绳子,是不是自然?知道道家怎么解释的吗?一开始,道家是
给牛鼻子用铁环拽住,可是,不自然。牛鼻子上用两铁环拽住,多痛啊!不自然
。但是,老道的牛到处乱串,牵不动,也赶不走,很难管理。他就打个铁环给它
套上——牛这个鼻子啊,就是要打上铁环,才自然,自然能管理好。所以,什么
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这里面有人为的执著。
佛教的法身不讲这些,如果讲,就不自然了——强加一个概念在事物上,没法达
到这个境界。其实,对于真是的境界不必区别,就一路扔、扔、扔,最后,扔不
下这个东西了,可能就是真的。
中国佛教后来又走了另一个极端:不立文字!这也是个极端。学佛没有基础的人
,一不小心就钻进去,就容易出不来,所以不可执空如芥子啊。只有把概念理清
之后,知道它的利弊在哪,你才可以抛弃它。
缘起性空,是不是绝对的?不是!我们还要跳出缘起。怎么跳出缘起?就是一个
更高的、法身的修法问题——修法身!我不建议你们追求法身的修法,到极乐世
界去修法身才安全可靠。因为法身修行,需要放下色身。你们都能放下色身吗?
有几个能放下的?
人,要实事求是——我们就是这样的根基。如果根基好,是不会降生到这种浊恶
时代的。只要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我们根基都差不多,不会谁比谁差很多。这
是第一点。其次,我们要对这个五浊恶世——这个娑婆世界,有个了解。降生到
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什么概念?娑婆就是好坏、好坏各半的意思。这是绝对的
。只要降生到这里,你就是好坏各半,不会比别人高多少。不要觉得自己应该有
大的成就,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我觉得,这就是现在这代人,所
能达到的最好境界。
在做到这个之前,我们怎么办?——建立好我们的净土,就是我们的小家、大家
,大家就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范围再小点,就是指你所处的小区,如果你把你
的小家当成一个很好的小区,就相当于建立一个小的极乐世界;因为你居住在一
个安全、平等、干净、幸福的环境。如果我们每个人,把自己小家都建好的话,
社会就是一个幸福社会!
有个根本的东西,就是需要自己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才是相信因果这个颠
扑不破的规律。那么,如何创造价值?这就是如何策划自己的人生:我们把自己
人生从现在到极乐世界,整个的发展过程,进行策划;把自己准备到净土演的角
色,进行策划;这些角色需要哪些能力?如何安排自己时间、自己的修行?如何
跟别人沟通?这些策划,都是我们需要学的。
如果你是真如空的概念的承担者,那就会偏向法身的修行。一般,禅宗的概念,
比较偏于这个方向,并往这个方向发展的。禅宗思想传到西藏时,就此进行过辩
论;藏传佛教就不接受禅宗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修法身”的修法。从教理看,禅
宗能修到最高境界,但它的报、化身不圆满。这对大多数众生是不实用的,是有
所欠缺的。只谈见地无所谓,一切都是空:众生也不存在,欠缺也不存在,欠缺
就欠缺。专门从法身来讲,怎么讲都可以的。要抱着空性是觉性的见解,这个目
标就太高了。这么高的修行目标,会让你的生活与修行脱节。若空性是真如的话
,心生万物,一切都是唯心所造、所现(那你给我现一个电脑,行不行?我看谁
能现出来?)。这样,在思想追求上,就会轻缘起。所以宗喀巴大师,干脆把《
心经》的空改成:空即是色,色即是无自性——他把真如空改成自性空。可以说
是个矫枉过正的做法!
从整个修法来讲,我们不提倡对法身的追求。法身也不用追求,自然法身,自然
圆满!我们更重视缘起的佛教思想。
从上面所讲,可见我们一定要划分好佛教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不清,会造成我
们思想混乱。跟人谈论佛教,也易引起争辩。争论后,常常发现,双方说的根本
不是一个概念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