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 [复制链接]

1#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 观是观照之义,即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观本能、欲望之迷,排除爱欲的妄想,安住于佛教的真理。练是锻炼之义,即从浅的法门至深的法门,次第熟练。熏是熏熟之义,指一再努力而养成习惯。修是修治之义,谓不受制于一法而达到自在的境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教我们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练禅也叫九次第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部分对照:九次第定是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熏禅也称师子奋迅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这个禅定很迅速地进入出,没有住定。虽然有经过其他定,但感觉到这些定不存在一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是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菩萨的超越三昧可以从最底层、从散乱心直接一下子超到初禅,超到灭受想定,中间不经过其他定。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在四禅八定按顺序由下往上两边移动灭受想二心所,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完成后再转到散心,再在两边移动。最后灭受想定退出。接着散心从上下顺序两边移动,最后初禅起住散心中。这个过程如果是修耳根圆通的很清楚听到海潮声。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超越三昧从最后一关初禅起住散心中,再重头自动进入九次第定或师子奋迅三昧。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超越三昧是出世间的最高禅,最后一关一过就是了生死。
       九次第定属于练禅。《摩耶经》里面所说的九次第定就是从初禅开始,就是从初禅开始,然后次第地进入二禅,然后再进入三禅、四禅,到达四空定,四空定结束到再进入灭受想定,这个是叫作九次第。
     狮子奋迅三味称为熏禅 ,这个禅就像狮子王在奔跑的时候能够把尘土去掉,他可以很勇猛、很迅速地进入,也很勇猛、很迅速地出来,他这个禅定有入、有出,有顺、有逆。顺呢他同样也跟九次地定一样,入像九次地定一样往前进,出像九次地定一样可以退出来,有顺超、逆超。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超越三昧有超入与超出,也同样有逆、有顺,有顺超、有逆超,有远超、有近超,有超入也有超出。修习九禅定,不依次第,超入超出之法也。若具足超越,即是菩萨。以能自在超越故;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以不能自在远超故。众行人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又名“修禅”。
  
  
      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观世音菩萨说:“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
       摘自圆瑛大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佛前问我等,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观世音乃从妙耳门,依本根圆湛不生灭性,起智观照,是谓圆照,即反闻照性,照到一心本源,即得三昧,是首楞严王三昧。 此耳根一门,即佛首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一门﹔亦即阿难请入华屋之门﹔亦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为第一。    
圣严法师文摘: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天台大师在<法华玄义>第四卷上(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一九页),就戒定慧三学中的定,说示世间禅、出世间禅、上上禅的三种禅。其出世间禅有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定是静虑之意,谓修行佛道者静心令不散乱,见得法性、佛性,悟涅槃之道。依此禅定能生正确智能,断除烦恼。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元因 于 2017/5/11 15:17:28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圣严法师文摘: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下面写我自己怎样观无声之声: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他说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字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完了气也呼完了。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我听明白了,我以后就是这样用念佛的方法观无声之声,有时念一个字后观很久等到有妄念来了,才念下一个字把妄念打断。有时也用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观无声之声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有时间就观,因为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从此经常听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才让我真正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让我踏上观世音菩萨驾驶的开往极乐世界的快车,写到这里我很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可以用耳根这一门反反复复依次第修习观、练、熏、修这四种禅定。由浅入深,解动、静、根、觉、空、灭。到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TOP
3#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下面将我的经历分几步简单介绍:
        
      第一步:通过反闻等方法让自己的识心慢慢静下来,有时还要结合用念佛、持咒、修止观的方法才能做到。同时用观呼吸等方法让身体有充足的能量,这样才慢慢听到更多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外面的天地有很多自然之声,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同样也有很多自然之声。
  
      第二步: 坚持修习就会发现这些声音的轨迹,每个轨迹的声音都有相同和不相同。最后那一个轨迹结束后又会重头再来,反反复复。第二次速度比第一次快,声音也比第一次静。反反复复听下去,到后来也很难分出是什么声音,是在那一个轨迹。因为这个时候听到的声音也差不多,只能凭感觉大约判断在那个位置。人与宇宙是一体的,人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宇宙会有各种声音,有一种规律。小宇宙也会有各种声音,同样也有一种规律。

     第三步:学习有关禅定知识,通过声音、觉受和轨迹进行分出各种禅定。

下面说说我是怎样用声音来分别禅定的: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这两个禅定可以根据共同特点(喜、乐、一心)来分别,有三种声音,。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三禅按乐、一心两种来分别就两种声音。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四禅按一心就一种声音。

        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 涅盘云:“无色界色,非声闻缘觉所知。” 所以我们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有能力听到这些声音。
      1、空无边处定   2、识无边处定   3、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5、灭尽定。这几种禅定就按一种。这几种声音都差不多,只不过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沉。空无边处定比较空荡,灭尽定声音有点尖锐。

以上是基础,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容易分出下面三个禅定。
下面三个是:
      1、九次第定又名“炼禅”。能于一座中,从初禅节节升进,依次进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最后进入受想灭尽定,中间无一异念间断,共经过四禅八种定加受想灭尽定,凡九级阶梯,次第升进,故名“九次第定”。
      2、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九次第定修习纯熟后,进一步锻炼,达到不但能从初禅沿九个阶次很快地一级级直上,进入灭尽定,而且能从灭尽定中很快地逐级下降,退归于初禅,有如印度一带被视为动物之王的狮子,不但能奋迅前行,而且能奋迅后退,故名“狮子奋迅”。
      3、 超越三昧又名“修禅”。狮子奋迅三昧的功夫纯熟,进一步锻炼,达到能超越九次第定逐级升进的阶梯,随意出入于任何一禅,不仅能顺超,从低层次定或散心直超一至数级而入高层次定,而且能从高层次定直接退入低层次定或散心。

说说练、熏、修禅这三种禅定的相同处和不相同处:
       练、熏都是按顺序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再往下,一个慢一个快。修禅也是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往下。再往上时在每个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往下时插入散心,好像是在炼禅的每个禅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在练、熏、修禅反复转几圈时,修禅转得很快,灭受想定和散心与其他定几乎同时运作。好像是熏禅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到后来很小声甚至没声了,然后又有声。在定中还有一种声是共同的,应该是气流声吧。观定要观有变化的声,如果是念佛、持咒、参禅、观呼吸就无所谓。
  
    通过反反复复观察声音的轨迹,发现就是九次第定又名“炼禅、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和超越三 昧又名“修禅”的轨迹。
      
      第四步:用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对照:

     这个过程经历差不多五个月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有新的体悟。每次出现前都会有一个信号,就是会想到观世音菩萨到了,过一会真的见到观世音菩萨身影。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身影在我左边,我就不注意左边就注意右边 ,这时右边就出现观世音菩萨。我注意前边也一样。这都是 练、熏、修禅定反复转几圈时才出现的,感觉在看立体电影,不是真实的,是意识作怪。

      如果问到修这个法门难不难?我会说不难,只要有内听能力就可以修了,后面是步步深入。
  
      文殊师利菩萨: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TOP
4#

下面继续写我在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的一些体悟:

      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以下这一段可以看到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包含 观(八背舍)、练(九次第定)、熏(师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这四种禅定。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又包含四禅八定和灭受想定这些内容。

     也就是说包含欲界、色界、无色界。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假相。


     金刚经: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一句要结合全文去理解,也就是佛教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相作为一种妙用有时会得到一些体悟。
TOP
5#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

   “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中,第四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中,第三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中,第二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中,初禅中起住散心中。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TOP
6#

耳根圆通章: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节选):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罗蜜。世尊,是略摄般若波罗蜜中,初发意菩萨摩诃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摩诃萨亦应学。是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罗蜜,则知一切法略广相。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
  
    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正忆念、摄心者能入,欲住阿毗跋致地、欲逮一切种智者能入。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节选):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TOP
7#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悲,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TOP
8#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悲,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TOP
9#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中)对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有这样的解释:
  
1. 九次第定 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2. 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 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
3. 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般若波罗蜜就是首楞严三昧,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是首楞严王三昧。
  
      我们可以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找一些句子与之对照学习,这样会更好理解耳根圆通章的内容:
      
      1. 九次第定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2.  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3. 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耳根圆通章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获二殊胜。


    我们可以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二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以下这一段,超越三昧最后一句看到:初禅起住散心中。这一句就是超越了世间和出世间。超越三昧是出世间最高禅。
TOP
10#

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有一天我在河边念佛持咒,耳朵忽然有音声,全身很舒畅,这种感受从来没有的。从此我经常用念佛持咒打坐捕捉这种音声,这样有半年多了,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以后经常听到。刚开始我都分不清楚这是什么音声,反正好听也不想太多了。有一天我想起印光大师开示说观世音菩萨是修耳根的,我看了一下书果然是。我又上网听法师讲耳根圆通章,我就按反闻闻自性这个方法修。白天有空也修,晚上在床上也修。在床上听着这音声入睡,以前我有失眠的,现在不怕了,睡不着我就修耳根圆通。因为是这样进步很快。又因为没人指导,又怕着魔就在定中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往前推进。那段时身体吐出很多痰,慢慢就少了。

  
   我也不知道修的是什么禅定,就在网上查,查到有天台小止观,就知道有四禅八定。又在网上听一些法师讲天台止观,禅净双修,耳根圆通章。所以我就经常在定中修六秒门念佛法门。 我又听法师讲四念住禅修,也是15年10月忽然想到通过观定来分析修到那个位置。怎么观法,就是听每个禅定的音声,除了初禅和二禅音声差不多,其他都有分别。初禅和二禅都有喜、乐、一心,这里就有三种音声。三禅是乐、一心,音声只有二种。四禅只有一心所以就一种。四空定每个定也只有一种。这样一算才知到达八定。
  
   后来我又上网查,前面还有一个灭受想定,我又入定再试验,反反复复数又数到有九个定。又上网查,知道只有大乘的六地菩萨(现前地),与声闻、缘觉们(辟支佛),他们是入灭尽定的。七地菩萨(远行地),念念之间,不离三昧正受...八地菩萨,同于声闻、缘觉们的涅槃(寂灭无为)境界,但大乘菩萨道的三昧境界,心持正觉,所以虽得三昧之乐,而不入于涅槃。
  
   查到这里这些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了。 那个月我反反复复参耳根圆通章经文,第一次参时是这样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初禅到四禅,因这些定的一心与经文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意思差不多。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是四空定,因为都有空的意思。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是灭受想定,因为灭受想定谓受想心灭意思差不多。后来觉得不对,但也说不出原因。
  
   有一天入了很深的定,观世音菩萨的影子总是在身边。出定后又上网查到有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和超越三昧。我试下又能上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因为这两个定都能进能退。又用意识上超越三昧,在禅定中用右手握紧拳头,再用左手抓住就将禅定停住,如果后退就放开两手。如果向前就先停住,然后两手按住两脚底,因为我不能双盘所以散盘。玩了一个月觉得没意思就不玩这种超越三昧了,因为这是用意识的。
  
  接着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有时又想想七地菩萨是怎样念念之间入灭受想定,入定时有时观世音菩萨的影子会在身边转来转去,这些我也不太在意,因为金刚经说不可以着相。不过这样我又会想到七地菩萨念念之中入受想心灭是用菩萨的超越三昧入的。
  
   前段时在梦里那个灭受想定的音声太大了有几次将我吵醒。醒来又继续入定,观世音菩萨的影子也在身边转来转去。出定了我又会上网查菩萨的超越三昧,了解之后我又从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又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花了几个小时通过了最后一关。这一关一过白天晚上都定中,出定入定都可以自动。 后来就写了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
  
  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借我身体写这篇文字,因为在定中见到观世音菩萨影子后就能用下一个禅定对照下一段经文。有一天在定中有很多佛菩萨影子转来转去,其中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其他不认识了。这样就想到可能要我再重新写过上传度众生,又想起经文说这个时候,诸佛亲自现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能,续佛慧命,引导他前进说:「……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寂灭解脱,但是无尽的凡夫众生,依旧在生死苦海中打滚,你应当忆念你过去所发济度众生同入不可思议智能解脱之门的大悲誓愿,不应该就此入于究竟涅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