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四年前,我们在国科会的支持下展开了中国传统气功的研究,我们注意到气功修练久了后,部份的人会出现超常感应能力,也就是特异功能,让人困惑不解。因此八年前我们开始了特异功能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大陆20 年前所发现的「手指识字」、「念力」等发现象确有其事。过去六年我们招收7 到14 岁的儿童,经过四天每天三小时的训练,发现会有21%的小朋友出现「手指识字」的功能,再不断训练下去「念力弯物」也将随之出现。而中国大陆高功能的人士更可以展现「意念钻孔」、「意识微雕」、以意念让死亡的花生在40 分钟返生发芽,以意念干扰计算机,「突破空间障碍」等不可思议,向现代科学挑战的种种现象。我们认为这所有的现象可以统一为单一宏观的「心物合一」现象,也就是产生「心物合一」后,信息由外向内流向大脑则出现「手指识字」等透视力,信息由内向外流出则形成「念力」。
1999 年8 月26 日我们在小朋友做「手指识字」实验时,发现一些与宗教有关的字汇,像「佛」、「菩萨」、「唵嘛呢叭咪吽」、「耶稣」等会让小朋友在大脑屏幕中看到异像,如发光且微笑的人,宏亮的笑声、寺庙、和尚、念经的声音、十字架等与平常识字完全不一样的影像。经过收集大量实验证据,我们认为这代表这个宇宙除了一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及4 种力场以外,还有一个「信息场」(俗称灵界)存在。经由关键词的联系,进入心物合一状态的人就可以与信息场相通。我们相信这就是宗教里的灵修经验。
由此中国传统人体修练的科学架构得以建立,藉由练气功的修「身」,得以发展出由「心」掌控的特异功能,产生心物合一现象。藉由意识超越身体的局限再联系到「信息场」而产生「灵」的证悟。我们相信这些结果已提供了解中国文化及宗教科学化的基础。
关键词:气功、特异功能、信息场、心物合一
一、前言
气功在我国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与疾病抗衡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种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医疗保健运动,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练的方法。(林厚省、骆佩钰1990:2-5)简单来说,气功就是用意识不断的调整呼吸(调息),身体的姿势(调身)以及大脑的思序(调心)以达到一种「气」的生理状态。中国大陆自1978 年起在钱学森博士的领导下对气功的本质及外气的作用进行大规模而深入的研究。台湾也自1988 年开始在国科会的领导下,展开了更广泛的生物能场(气功)的研究(李嗣涔1991;1994)。由多年的实验结果发现练气功时,身体的生理参数的确会发生变化,比如随练功法不同,手掌及脸部的温度会上升或下降(王斌爱1985);身体穴位如劳宫穴及气海穴量到低频的震波(陶燕芳、杨宝堂1985;褚中祥等1989),频率约在10 赫兹或5 赫兹附近,比一般人高十倍左右。神经信号在大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是自主神经中枢所在部位脑干则明显处在激发的状态(刘国隆等1989)。
脑神经的另一个重大反应是脑自发电位(脑波)的变化,李嗣涔和张杨全(1991:30-46)发现练气功可粗分为两大类,一为「入定态」,一为「共振态」。佛家的「坐禅」(即静坐)与道家的「放空」、「入静」等功法相当接近,都是在静坐中,或者什么也不想,或是数息或守窍,这些功法会大幅降低脑α波的振幅,甚至把整个α波都抑制住了,这种生理状态定义为「入定态」。另一种练功法属于道家及佛教密宗的练法,即气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脉及大小周天的功法。练功时脑α波功率大幅增加从1.5 到5 倍都有。由于这种气功功能态可以用快速思想及闪光刺激来激发,因此是一种脑内电活动与身体经穴附近机械反应的共振状态,定义为「共振态」,代表一种来回作用的身体宏观共振现象。而练功进入高功能状态似乎都是「入定态」,也就是不同门派修练的最后目的都是要进入「入定态」。
气功修练到高境界会出现特异功能,比如严新师父(1989a,1989b)经过气功的修练,出现高功能,他与北京清华大学所做的一系列实验所显示之远距念力的能力,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这些现象非常令人困惑,只是静坐的修练,为何会产生人体特异功能?同时自1979 年四川省大足县发现了一个十岁的儿童具有「耳朵听字」的功能以后,各地均发现了大量的儿童具有类似的功能,这又是怎么回事?于是中国大陆就正式开展了人体特异功能科学的研究,1990 年代这股研究的风潮也传到日本及台湾。研究的范围很广,从「耳朵听字」、「手指识字」(朱润龙、朱怡怡1989: 314-355;人体特异功能联合测试组1983: 9-22)等由身体外向大脑内撷取信息之透视功能到由大脑向外发出信息的「意念致动」(云南大学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组1989: 638-646)__________、「断物」(沈今川、孙储琳1996:10-15)、「钻孔」(沈今川、孙储琳1996: 10-15)、「突破空间障碍」(人体特异功能联合测试组1983: 9-22;宋孔智、蓝荣良1990: 22-31)、「意识生物工程」(沈今川、孙储琳1998: 51-60)等念力功能。20 年来经过不同国家不同实验室,不同功能人所做大量而无可辩驳的实验证据显示,这些人体科学高层次之现象已经可以确定其存在性。
而这些功能是可以经过训练而开发出来(陈守良、贺慕严1989: 565-568;田维顺、朱惠良1996: 105-108),其中又以7 至14 岁的青少年最容易,因此它可以说是人体的潜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特异功能的操作中,绝大部份的功能人的大脑会出现「屏幕效应」(王伯扬、盛祖嘉1992: 12-14),根据他们的说法,在识字,隔物感知,遥感,感知遗留信息等时,在他们的额前会出现一个类似电视银幕的「屏幕」,被感知的字,画或物体的形象和颜色会出现在这个屏幕上。当他们作「意念致动」、「穿壁」、「发芽」等念力功能时,首先要进入功能态,把被致变物体调入屏幕中,然后在屏幕中对被致变物体施以思维操作,使其发生所要的变化,则外界物体就会发生同样的变化。这个「屏幕效应」主要是功能人的主述,目前还无法在客观上测量它的存在,不过它似乎是连接「由外向内」及「由内向外」信息传递交换的一个重大作用的空间,对了解特异功能的物理原理有关键性的地位。
二、实验的观察
(一)手指识字诱发训练
我自1996 年起每年暑假开「手指识字」训练班招收7 到13 岁的儿童来训练「手指识字」功能,每次四天,每天训练两小时。目的是要证实7 到13 岁的儿童中有 一定比例的小朋友可以经短期训练开发出「手指识字」的功能,判断是否出现功能之原则系根据统计理论之显著性标准(p < 0.05)。我们准备的样本是在5×10 cm2 之长方形白色纸条,上面书写10 到99 的两位整数,颜色为红、绿、蓝、黑四种颜色之一。纸条折迭起来,外面绝对看不到所写的字或颜色。小朋友每次猜中之机率为1/90,因此在四天所做的约40 到50 次实验中,若有3次正确,则在统计上已具有手指识字之显著性。
1996 年15 位参与训练的小朋友,只有12 位完成四天的训练,其中3 位出现了手指识字功能。1997,1998,1999,2000 及2001 年每年各有10,19,30,27 及29 位小朋友参加了训练班,其中各有9,9,16,23 及29 位小朋友完成了四天的训练,而出现「手指识字」功能的小朋友各有1,0,2,5,10 位。因此综合来看,6 次训练班共有98 位小朋友完成了四天的训练,其中21 位出现了功能,比率约为21%,这证实了中国大陆在1980 杭州大学所完成之大规模调查(田维顺,朱惠良1996),在杭州附近四间中学四间小学1222 位7 到18 岁的学生中,出现功能最高比例为9 岁约20%,14 岁似乎是一关卡,14 岁以上150 人中只有一位具有手指识字功能。而我们所训练出来具有手指识字功能的21 位小朋友,出现功能之年纪分别为7 岁2 人,8 岁4 人,9 岁4 人,10 岁3 人,11 岁5人,12 岁2 人及13 岁各1 人。这些数据均显示了小朋友具有巨大的潜能,经过诱发训练就会出现。
二)手指识字之机制
我们反复测量了三位十多岁小女孩的手指识字能力,证实她们可以只用手指触摸内容有文字或有图案折迭的纸卷,而在脑中看到文字或图案以及它们的颜色,这种特异视觉所形成之屏幕会遮住正常双眼视觉之影像。其中一位高桥小妹妹总是先「看到」一片色光,最多持续数秒钟即消失,然后再出现部份文字或图案的边界形状。如果一个试样中有不同颜色的文字或图案,则功能人的反应多半是,一次只「看到」一部份图案,在不断等待感应之后,最后「看到」的内容可能是全部或部分的图案、文字。而且,如果试样有多种颜色,则颜色感觉出现的时候,可能是一个颜色一个颜色依序出现,也有可能多种颜色同时出现。当多种颜色同时被「看到」的时候,多种颜色从未产生混合,而是分开几片的色光并列。
不管是「看见」一部份,或者是「看见」全部的图案,颜色总是比形状还要先被感应到,而且感应方式似乎是由局部方式进行,再由高层的记忆、认知系统逐渐组合完成。在蒙上眼罩之后,功能人就几乎没有颜色感觉,而只报告有微弱亮度对比的边界形状感觉。田维顺等人(1995: 117)也发现,对盲人进行特异视觉的诱发训练成果,竟与残存视力有关。亦即残存视力越好,诱发出特异视觉的能力与稳定性也越好。
我们综合三位小女孩之实验结果发现,挖洞之纸条单独折迭可在屏幕上看见黑洞,而后面垫一张白纸一同折迭则黑洞消失,我们推测大脑可经手指送出未知信号,投射到折迭纸张表面,然后将反射之信号接收送回特异感知部位展开折迭之纸条而成像。这种未知信号应该与触觉无关,因为其中一位王小妹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把纸条放入黑色不透明之胶卷盒中仍然看得到,甚至把纸条用铝箔包扎再放入胶卷盒后仍然看得见。也就是手指不再直接碰触到纸条仍然能够穿透多层障碍而把信息取回大脑成像,最令人难解的是盒内可见光强度几乎为零,只有盒子及纸条所发射出黑体辐射频谱中落在可见光部份之极微弱的光量,但是特异视觉仍能相当正确的辨认出颜色。由于这种特异视觉所看到的色彩与双眼一致,看的方式也与双眼类似。我们认为大脑有一超感官知觉部位可以称之「第三眼」是特异视觉发生之部位与正常视觉中枢不同,这个部位应该可以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摄影术(fMRI)来找出。